大全集团


政经1号︱江苏省委书记新年首场地方调研关注了啥?

发布时间:2024-01-09 来源:新江苏 点击次数:0 作者: 打印
时序新开,风帆正举,一年之始,从头谋计。

1月4日,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前往镇江扬中市、京口区、润州区调研。调研中,他强调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省委最新部署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从头抓紧,干在实处,把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加坚实。

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省委书记在新年首场地方调研中,再次表明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。

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


在扬中市,信长星来到了位于经开区的原远泽电气地块,沿栈桥察看生态环境,只见水草茂盛、鸭群嬉戏,生机盎然。

然而在2年前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到此地时,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:1公里长的排污管道埋在江堤上,重金属超标的废水从管道直排长江,严重污染水环境。扬中市按照整改意见,标本兼治,建设起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生态安全缓冲区,通过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生态降解净化。

望着整改后的宜人景色,信长星指出,要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扎实做好环保督察“后半篇文章”,在高水平保护上下功夫,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,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生态修复成果,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绿色,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。这一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。当前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、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。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应齐头并进,相辅相成,不可顾此失彼。

放眼望去,全省各地因地制宜,一道道“生态伤疤”正在慢慢修复。漫天烟尘的煤矿塌陷地摇身蜕变为群鸟翔集的湿地公园,散乱污的港口码头变身风光秀丽的滨江乐园,大片裸露的废弃矿山重现绿意......近5年,江苏高质量完成长江沿线8个生态修复工程,28个全域整治试点示范项目开工,土地、矿山、海洋、湿地等保护修复全面统筹推进。近日,扬州获评“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”,再次在国际舞台展现了江苏的绿色智慧。

高水平保护不仅在于一时的环境整改治理,更需要从源头转绿,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。信长星所提及的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”正在江苏大地上加速涌现。

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飞速旋转,晶硅光伏板反射着耀眼的光,盐城“风光氢储”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奋楫扬帆;徐州329家规上绿色低碳能源企业凝成合力,在新能源、煤电能源、绿色环保、双碳产业四大业态重点发力......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一批批“含绿量”“含金量”双高的产业链、供应链节点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头。

新的一年,全省将不断“向绿增效”,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,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。

推进新型工业化,立新改旧落笔未来


大全集团是一家老牌的电气、新能源、电力电子、智能元器件的制造商,负责生产了很多重大项目中高低压成套设备、母线、电缆桥架等产品。这次调研,信长星来到大全集团展示中心参观,看产品、谈创新、问销售,对企业高效聚集创新资源、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予以肯定。他指出,推进新型工业化,既要焕新传统产业,还要壮大新兴产业、培育未来产业。

推进新型工业化,是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。而信长星在调研时所提及的“焕新传统产业、壮大新兴产业、培育未来产业”正是2023年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上部署的“三大任务”。新年之际再提,更有锚定全年产业发展方向之意。



传统产业是江苏经济的“基本盘”,如何在立新改旧的过程中“脱胎换骨”?江苏给出的答案是:做好“断舍离”文章——“断”粗放式发展模式,“舍”低端落后产能,“离”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老路。目前,全省聚焦轻工、纺织、冶金等六大传统行业,开展“淘汰落后、老旧更新、绿色转型、产品提档、布局优化”等五大行动,力争通过3—5年努力,实现重点行业老旧装备全面更新。

一条产业链即使再完整也无法支撑起稳定安全的产业生态,必须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思维。在壮大新兴产业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,全省“集群”思维尤为突出。南京市江宁区拥有超2200家高新技术企业、4个高端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;无锡(国家)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聚集了一批知名科研院所,拥有近300项科技专利;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7年深耕细作,园区内生物医药、纳米技术应用、人工智能领域形成“三足鼎立”之势,不断抢占竞争制高点......全省还在智能电网、大数据、车联网、云计算等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布局,力求多点开花。

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,培育未来产业,就是为发展新优势提前投资。2023年,省政府印发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我省将初步形成“10+X”未来产业体系。未来,更多应用场景将会出现,覆盖农业、制造业、交通、建筑、教育、康养、文旅等多个行业,颠覆性新技术将逐步改变生活。

新的一年,全省“1650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,在江苏这片制造业沃土上,我们将见证更多新奇迹。

心系群众事,以善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
心系群众、情系百姓,为民造福的事必须实实在在地干。这一点在扬中市新坝镇立新村得到了切实的体现。


雨污分流整治改善人居环境,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办事跑远路的难题......现在的立新村小楼错落有致,文化墙朴实有趣,路旁绿树成荫,鱼儿在清水中嬉戏。信长星站在一条通往群众家门口的新路上,有感而发:这条路虽然不长,但改善了环境、方便了出行、凝聚了民心,群众可感可及,并表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,抓党建促乡村振兴,打造充满活力、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。


基层治理便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性工程。近年来,江苏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,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,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,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全党上下真抓实干、务求实效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江苏各地成熟的优秀案例也为未来乡村善治提供了参考方向。

张家港市长江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在村里建起党代表工作室、书记工作室,接待村民来访,听取社情民意,架起服务群众的“连心桥”;泰兴宣堡镇郭寨村建成全国首家村规民约实践基地,将修订村规民约与“身边好人”“文明家庭”推选等活动结合,点燃向上向善之火;苏州东联村打造“治惠东联信息化平台”,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乡村治理之中,提高村民自治的积极性......

民之安乐皆由治。新的一年,江苏将继续探索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让善治成为乡村幸福的新底色。

珍视保护活用,江河风韵长存长新

镇江南山北水、人文荟萃,文物和文化遗产众多。在本次调研中,信长星也前往镇江多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考察,并强调,要坚持系统完整保护,保留历史原貌,维护文化生态,充分彰显独特的自然风貌、人文景观、大江风韵。


在镇江东北角,伫立着古朴幽雅的焦山,其中集江南碑刻精粹的焦山碑林尤为出名。信长星在参观石碑、古迹时,要求以珍爱之心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,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。

以焦山碑林为例,在乱世兵燹中,一度破损严重。1962年,镇江市人民政府聚四乡刻石,重建焦山碑林,2019年后又陆续实施了焦山摩崖石刻保护工程项目、碑林陈展提升改造工程,让保护开发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。

历史遗迹中可见古,可鉴今,更可践行未来。以珍爱之心待之,就是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,让文化不断流、再传承。

其中,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之一。位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潘祖荫故居日前获评202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。古建老宅在传统技艺的加持下“用起来”“活起来”,化身为精品酒店、保护工作室。赏花听曲,寻味姑苏,现代人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苏式生活。“狮子口”“醒狮桥”“马监巷”“五福巷”等一批消失的老地名被“复活”,将再次融入人们的日常交谈中,记忆与情感将在口口相传中延续。


“舳舻转粟三千里,灯火临流一万家。”华灯初上,走在西津渡古街上,仿佛一眼看尽千年,商贸铺子热闹非凡,漕运往来的古渡盛景徐徐再现。信长星边走边看,说道,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,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,筑牢文物安全底线,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。

1月2日,携程公布了今年元旦首日订单蹿升最快的11个“黑马目的地”,镇江名列第二,其中,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共接待游客8.2万人次,同比增长400%,景区周边的高品质住宿持续受到热捧。这一切得益于西津渡对夜经济、非遗文化的深耕,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更多游客选择给西津渡多一晚的机会。

当下,以文塑旅的深层逻辑也让更多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今年元旦期间,江苏发布1200多项文旅活动,文博展览、文艺表演、庙会游园、灯会夜游等与日俱增的文化形式与旅游业态深融,在促进旅游经济的同时,也反向激发了对本地文化的挖掘。

新的一年,实干为要,江苏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大道脚步不停,步履铿锵。

(部分素材来源新华日报)

新华报业·新江苏记者徐春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