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,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,请同意使用所有cookie。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《隐私政策》

关于荐书的随笔一则

2015-02-04

分享

近来有幸参加了次演讲比赛,看着一批新鲜的脸孔在面前呈现丰富的个人,感慨美好青春年华的同时,看他们一再重复的经典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有些纳闷,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这个了,王国维先生人生三境界是有些高度的,曾经只觉得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句子美,还认真读过晏殊、柳永的《蝶恋花》和辛弃疾的《青玉案》,却不懂其中的意境,老师说是我们那会儿读的东西太少,积累太薄弱,还给推荐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,这些曾让我“文绉绉”的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说起荐书,一直以来都是件有趣的事情,刚进大学时候的我,也像这些演讲的年轻人一样,活力而充满热情,演讲、辩论都是热衷的活动,记得院辩队很酷的师兄曾跟我说过,不管哪一种思辨,都是对阅读很大的历练,还拍着胸口列了些书单,说读了绝对能在思想上有飞跃,辩论上有跨越,荐书从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,到王小波的怀疑三部曲,从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,到梁治平的中国法的过去与现在…等等若干,当时信以为真的膜拜,后来想想,这是个什么“劳什子”的书单,看了之后自己不停肯定某些观点然后否定,周而复始,这也许是思辨,但更类似是自我“涅槃”,让我一度困顿其中。对于读书的我们而言,肯定少不了荐书的经历,我想每个人都是类似的,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老师、同学、朋友,甚至家人来推荐一些好读、有趣、有深意或者有教育意义的书,荐书的经历能让人回想起很多的东西,从孩提时候,母亲口中趣味而生动的童话,到青涩时候对启蒙书本里优秀学生、小英雄的崇拜,到再长大一些对课堂知识的认真钻研和吸收,对课外书本里中外故事一知半解的琢磨,再到大学时候凭着兴趣各种杂七杂八文艺书、理论书的广泛涉猎,在每个阶段,那些不同的人推荐的书都给了那些阶段的我们很多的体会和感悟,如今,有些因推荐而收藏的书偶然不经意的翻起,感觉很奇妙,用句很酸的话来说,就是过去的时光忽然在脑海中飞逝而过,让我这些关于荐书的回忆和经历有了沉淀的载体。友人们常说,步入社会后,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读书了,我总觉得,尽管现在的工作会经常忙碌,生活会有些繁琐,但还是喜欢从朋友们那或是媒体中获得一些荐书的目录,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,在别人的推荐中找自己的喜好也是种不错的选择,没有固定的喜好,只是兴趣使然,可以是小说,可以是历史,可以是科普,甚至是用来打瞌睡的哲学和法理,我在享受别人荐书的同时,也喜欢给朋友们推荐我最近的珍藏,比如手边的这本《傅雷家书》,很适合为人子女的我和也许已经为人父母的你。

download.jpg download.jpg
已超过10000+家企业正在使用大全产品

公司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,站在行业前沿,引领行业进步,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、实现节能、环保、提质、降耗的目标,为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做出贡献